服务创造价值、存在造就未来
昨天(5 月 18 日),"‘榆’您想约" 媒体行活动走进陕西榆林王梁村,一场超有爱的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 —— 扬州送来的 5000 只鹅苗正式落户当地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啦!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可不简单,未来将成为助力村集体增收、带动老乡致富的乡村振兴 "法宝",一起期待它们在黄土地上闹出 "致富动静" 吧!
下午,记者在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内看见,一群毛茸茸的小黄鹅摇摇晃晃地探着脑袋,在暖棚里嬉戏觅食。据悉,这批5000只鹅苗来自扬州援陕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捐赠,它们的父辈则是2024年从扬州跨越1300多公里落户榆林的“先锋部队”,这批鹅苗也是标准的“鹅二代”。
据了解,依托榆林地区丰富的林草资源和扬州广阔的鹅类食品消费市场,近年来,榆林施大力发展大鹅养殖产业。其中,2024年,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扬州市对口帮扶横山区联络组全程指导订单养鹅、扬州公司订单回购鹅肉的模式进行养殖,首次投放鹅苗5000只,进行试验养殖,公司实现销售65万元,净利润达2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120人次,增加就业岗位2人,促进群众实现务工收入8万元。
今年60岁李生宏是养殖示范基地附近的村民,从去年开始在这里工作,他说,以往都是打零工,有时没活就干不上,收入不稳定,如今每个月稳定收入在5000多元,非常满意,当地百姓将“扬州鹅”亲切地称呼为“榆林大鹅”。
据介绍,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总占地面积100余亩,投资100多万元,基地运营采取“党支部+基地+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果园地、玉米地、苜蓿地套养扬州鹅的方式进行“循环示范试验”养殖,扬州鹅有着除草节约成本,鹅粪还田助农,有机肥料增加土地营养,青贮玉米养鹅节约饲料成本等优势。2025年,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将通过“基地示范、公司运营、订单供苗、保底销售”的模式,在双城扬州鹅养殖示范基地养殖扬州鹅6000只。同时,基地在原有模式上,进一步支持农户自养,将养鹅产业向周边村镇进行推广,进一步扩大养殖范围,实现横山区扬州鹅年产出规模达20万只以上。
榆林市横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扬州市对口帮扶横山区联络组组长金川介绍,扬州每年消费鹅数量约有8000万只,陕北横山的鹅不仅成活率高,鹅养得更加健壮,下一步,扬州将继续引导当地延伸养鹅产业链条,逐步实现“育苗、养殖、屠宰、深加工、包装、终端连锁”的全产业链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据了解,“榆林大鹅”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引擎。截至目前,该产业已在横山区、绥德县、吴堡县、子洲县等4个对口县区成功推广,共养殖“榆林大鹅”2.7万只,出栏后全部运至扬州进行屠宰加工销售,每只鹅的养殖纯利润达到30元左右。预计明年,榆林市鹅饲养量将突破20万只,种鹅饲养量达到1.5万只以上,鹅苗供应量超过25万只;未来3-5年内,榆林市鹅饲养量有望达到100万只,大鹅养殖屠宰加工及羽毛羽绒生产等全链条产业综合产值可望超过20亿元。
据悉,5月16日,“‘榆’您想约”媒体行活动在陕西榆林启动,来自两地省市媒体代表、网络名人组成采访团,开展为期3天的深度调研探访,全景展现扬州与榆林对口协作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记者/王泽坤 徐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