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创造价值、存在造就未来
来源:【扬州发布】
通讯员 苗芹 扬州发布记者 王璐 居小春 文/图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记者从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今年扬州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起点,举办了“扬州夏日·非遗相伴”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扬州市宣传展示暨“水韵江苏·非遗购物节”扬州分会场、扬州好运集等系列非遗活动,在为期近一月(5月20日至6月20日)的非遗购物节期间,线上线下齐发力,共销售非遗产品、衍生品近20万件,销售总额高达2082.98万元,成功助力扬州非遗好物“吸粉”出圈,进一步提高文旅消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解锁“非遗+”
拉动2000多万消费
非遗源于千家万户,是百姓的烟火、文化的积淀。开展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就是让公众在活动中解锁“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触摸文脉、亲近非遗,感悟扬州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市民游客观展感受非遗魅力。
6月10日,“扬州夏日·非遗相伴”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扬州市宣传展示暨“水韵江苏·非遗购物节”扬州分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运河三湾风景区举行。它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让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6月10日至12日,运河三湾风景区大运河非遗文化园1号馆广场同步举行“扬州·好运集”非遗集市,以静态展陈、活态展演、体验购物相结合方式,打造“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能体验、可带走”的非遗市集,让游客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有得乐,全程感受、共享非遗活态魅力,感悟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
6月24日晚,扬州好运集·非遗主题夜市分别在明月湖广场、虹桥坊广场双市同开,助力扬州“夜经济”的同时,让更多的非遗产品、非遗美食、非遗项目走进人们生活,让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据扬州市监测的38家非遗店铺统计,在为期近一月(5月20日至6月20日)的非遗购物节期间,共销售非遗产品、衍生品近20万件,销售总额高达2082.98万元。其中,线下活动销售非遗产品销售额约1145.52万元,线上直播带货非遗相关产品销售额约937.46万元。
先后在运河三湾风景区、明月湖广场、虹桥坊广场三地举办的“扬州·好运集”非遗市集,在线下为公众提供雕版印刷、谢馥春国妆、富春茶点等非遗技艺互动体验。7天时间,非遗市集线下销售额超过60万元。
县市联动、政企联动
乐享非遗新玩法
5月以来,扬州全市各地组织开展非遗美食、非遗精品、非遗文创等展示展销活动,县市联动,形成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品牌活动。
非遗项目“糖画”展示。
6月10日,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运河文投集团共同推出“扬州非遗好物”线上购物平台正式上线,近百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通过邀请大师以现场访谈或现场创作的方式参与抖音短视频制作和抖音、淘宝直播等形式,推动扬州非遗项目在文创产品联合开发和互联网销售中的延伸发展,实现利益共享,将更多非遗产品推向市场,给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6月11日,邗江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在北湖湿地公园拉开帷幕。文艺演出、非遗展览、购物集市、文学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体验了一场文旅融合的非遗盛宴。
6月11日上午,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高邮市非遗展示活动在卸甲镇文体公园广场举行,主办方邀请高邮市老行当(老手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展示了蛋雕、吹糖人、捏巧、肩担木偶戏等老手艺。
以“品非遗之美,享创意生活”为主题,6月每个周末,仪征城区或仪征相关景区开展非遗市集手工体验活动。真州金画、绒线钩织、雨花石画等仪征非遗项目以及手工香囊制作、剪纸、编织等其他手工艺项目共同展出,让市民体验非遗魅力。
……
从线下销售和线上提供的大数据可见,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门类非遗产品最受群众喜爱,尤其是传统技艺中非遗美食类产品最是亮点,富春茶点、黄珏老鹅、扬州炒饭、裔家牛肉等“舌尖上的非遗”,受欢迎程度高,销量均呈现可喜增长。此外,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扬州刺绣、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扬州面塑、扬州吹糖人等非遗技艺的线下体验度高,成为非遗市集上的“人气王”。
火爆出圈
10多家主流媒体聚焦
活动期间,“扬州非遗”“扬州·好运集”“非遗夜市”成为搜索热词,系列活动也吸引了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截至6月底,活动充分运用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非遗系列活动先后得到学习强国、中新网、央视频、交汇点、荔枝新闻、现代快报、紫牛新闻、ZAKER、扬州日报、扬州发布、扬州晚报等各大主流媒体的聚焦,累计浏览量超150万次。在抖音、快手、淘宝等多个平台进行直播和短视频发布,在线观看人次突破100万次。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